人在年轻时,尽早建立底层认知系统
趁年轻建立起底层认知系统,比研究人情世故更重要。
作者:孙娟,来源:孙娟的书房(ID:SJDSFSJ),经授权发布
♬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紫陌骐骥朗读音频
插曲:纯音乐-《遗忘》
人到了中年,人生走到中间,很多事情水落石出。
发现了一些事情。
和出版社老师聊天的时候,我问:
“现在什么书卖的好,读书的都是什么人群呢?”
他们说:“买书的人还是二十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居多,他们大多购买的是功能性书籍,例如《人际交往技能》《如何修炼高情商》等等。
还有一部分客户是中年以后的人们,偏向爱看历史,哲学类书籍,但这部分人不是客户的主体。”
这很符合社会的现状,但这绝不是一个人成长的正确模式。
虚假基本等于愚蠢
别把勾心斗角、虚情假意当情商
你会发现,很大概率是这样:
从小就特精明的人,特会察言观色,特别招人喜爱,但是30多岁,基本就停滞不前了,变得庸常,开始日复一日在无聊中消磨岁月。
小时候挺憨的人,只钻在自己的爱好里,不懂人情世故,不招大人喜欢,中年以后反而越过越有内容了,人生越来越活出味来了。
这是为什么呢?
人活的是否充实而精彩,由两个因素决定:智商和后天持续学习。
杠精们一提智商就会说:情商比智商更重要。
实际上,真正脑子好的人,情商不可能差。
笨的人,往往双商都低。
只是智商高的人,有更多的乐趣,他们不想在琢磨人上花费太多心思。
而理解力差的人,往往把勾心斗角,虚情假意当做情商高。
实际,虚假基本等于愚蠢。
人和人的智商的差异极大,也就是脑子好不好用,差别挺大的。
你会发现有些人好奇心极强,反应也快,理解力快,这样的人往往学什么东西都快,无论玩什么都会沉迷进去,直到摸清全部规律。
他们爱好广泛,对很多事情一看就透。
他们做人很真实,说话很直接,总是直到本质。
他们往往很善良,他们的真实和直接一点都不伤人,还会有种你被看见和理解的欣慰。
脑子差的人呢?
不仅迟钝,基本没有上进心和好奇心,什么都不热爱,因为他们感受不到,也理解不到艺术和审美,情趣的快乐。
生活中目之所及的,就是人,所以往往对琢磨人颇感兴趣,而表现出来的又很笨,总是让人一眼看穿又不忍心戳穿的虚假。
喜欢吃,却又不喜欢烹饪,因为吃是生理感受,烹饪却是需要更高智商的艺术行为。
更可怕的是,他们还把会说话,说假话,琢磨人当做情商高。
趁年轻建立起底层认知系统
比研究人情世故更重要
但是,人只要有智商就够了吗?
不够,还需要有底层系统,也就是生命早期、年轻时候学习的东西。
你可以把人脑想象成是一台电脑,这台电脑出厂时只有硬件,没预装系统,有的人是90年代的286机,有的人是APPLE最新的的配置。
更多的人的大脑,介于二者中间。
这台电脑运行的好不好,取决于装的底层系统。
比如,你现在新买一台电脑,配置极高,如果装了WXP,会发现运行起来并没有那么顺手,但是还能用,但是如果装了最新版本的系统,就会发现非常好用。
对于人脑,这个系统就是认识论和方法论。
人在年轻的时候,最应该学习的基础哲学思维,这是道的层面。
建立起属于你的思维方法,分析事物的高度和方向,建立起科学的认知逻辑。
建立起你对人生,价值,世界的认识。
底层系统做好了,再去做具体的事务。
现在的问题是,绝大部分中国人,别说装的底层系统好坏,就连系统都是缺失的。
基础教育不教哲学,不教逻辑学,再好的配置,再高的智商也跑不起来。
有学习能力的人,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会自己在业余时间弥补。
绝大多数的人,一生都带着残缺破碎的认知方法,在生活中撞大运。
为什么有些人在中年之后开始研究哲学和历史了,因为他们开始意识到认识论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。
但是目前的社会浮躁而功利,推崇精明,情商,人情世故,是中国的特色。
人琢磨人,人研究人,是盛产权谋之术的国度,历来的习惯。
如果说认识论和方法论是“道”,那么《人际交往技能》《如何修炼高情商》《如何职场晋升》等都只是“术”。
如果一个人对是非善恶都不清楚,对自己将过怎么样的人生都不考虑,却天天琢磨如何在某个小细节战胜对手,无疑是蒙眼瞎撞。
就像连往哪跑都没想清楚,连跑道都没找到,就穿了最好的跑鞋,学习了最好的弹跳技巧,开始了跑的动作。
你很快会懈怠。
就像新买的电脑,还没有装系统,就想直接装一个软件,是运行不开的。
如同你的手机,如果系统出现了BUG,你会觉得自己平时用的软件老出现问题。
长期来看大家都是拼实力
精明世故没用
再回到起初的话题。
人到中年,真的看到人们的生活,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
往往是日常生活中很精明的人,在30多岁之后就走了下坡路。
而小时候看上去很憨,却沉迷于自己世界的人,后来反而却走出自己的一片天来。
社会上最终成事的人,很多小时候很憨傻单纯。
这其中,有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:
从小精明,尝到了甜头,会忽略对自身思想和实力的充实,长大之后,除了能察言观色,没有一技之长,不能产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。
而那些从小看上去憨傻的人,往往没有在外界消耗太多注意力,他们看了有趣的书,玩有趣的的游戏,思考了自己的爱好,了解自己的内心。
知识面的拓展,让他们建立起相对完整的认知体系和思维方法。
错过了一定年龄,人的大脑就很难建立起底层系统层面的“道”,但“术”其实很简单,在生活中经历久了,自然而然就懂了。
人到中年的时候,大家都是拼实力说话,不能产出价值的人必然没有机会。
而大家又都是千年的狐狸,人再精明,被人看穿是早晚的事。
所以,一定要重视,把时间放长点看,精明世故,没半点用处。
个人认知能力和思想深度,是决定一生高度的关键。
人在年轻的时候,需要及时补课,两个方面:哲学和逻辑学。
只有学过这两个领域的系统,对经历的事,无论宏观还是微观都能一目了然。
人际交往和职场晋升的障碍都不是问题,你也不会在中年之后变的像个傻子。
或许你还想看
作者简介:孙娟,与您分享孙娟老师有关社会学,经济学,心理学视角的生活观点,公众号:孙娟的书房(ID:SJDSFSJ),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
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商务合作微信:fushusz(备注品牌),知乎@富叔,头条号、微博@富书
看更多走心好文章
请长按下方图片
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书
👇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,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
你若喜欢,为富叔点个在看哦